2025年2月26-27日,中国教科院副院长刘贵华应邀参加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大会并讲话。期间,围绕院区实验区工作,双方开展深度座谈调研。
2月26日上午,在南岸区教育大会上,刘贵华指出,中国教科院是南岸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助力者,在“院区共建、整体推进、科研引领、创新发展”合作理念引领下,中国教科院始终坚持“高位引领、问题导向、互学互鉴、打造品牌”,南岸实验区发挥了“风向标”“试验田”“加油站”和“样板间”作用。经院区紧密合作、协同攻关,南岸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、学校现代化治理水平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,形成了实验区建设的南岸模式。他指出,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落实的关键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、“十五五”谋划之年,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。他强调:一要坚持理念先行,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部署转变为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;二要坚持战略思维,夯实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;三要坚持系统思维,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效能;四要坚持创新思维,抢抓数字教育发展新赛道;五要坚持底线思维,增强应对区域教育变局的能力。
重庆市教育工委委员、市教委副主任江鹏,结合南岸区位条件优越、自然资源丰富、人文底蕴深厚等自身优势,从“深刻领会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、加快教育强市教育强区建设步伐”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。
南岸区委书记、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(兼)许洪斌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他系统总结了2022年以来南岸区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,充分肯定了中国教科院和市区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。他勉励全区,要抓好“6项重点任务”,奋力交出新时代教育强区建设高分报表,奋力打造“西部领先、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”的教育强区建设标志性成果,进一步擦亮“书香南岸·幸福教育”亮丽名片。
会议发布了《南岸区教育强区建设行动计划(2025—2035年)》,全区有关部门、单位、企业、在区高校负责人以及南岸区教育系统共600余人参会。
2月26日下午,南岸实验区召开院区合作工作会。南岸区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区教委主任、总督学李智,区委教育工委委员、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、常务副总督学朱静萍,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文静,相关科室和中心负责人、督学责任区主任等参会。
会上,南岸区总结了2024年院区合作取得三个方面的成效:
(一)助力区域督导队伍建设,夯实区域治理基准点
一是院方访问学者项目为区域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蓄力。2024年,院方为南岸区培养4名访问学者(2名结业、2名在读)。二是督学工作室加快研究型督导队伍成长。院区合作共建集团学校自我督导、督学专业化发展、教育督导改革、新时代依法治校、教育督导评估、教育满意度提升6个工作室。在院方专家指导下,制定三年规划,帮助65名工作室成员改进日常督导工作,推动区域督导与自我督导体系不断完善。三是培训提升区校两级创建专班的专业素养。驻区专家史亚娟先后面向各职能部门、区校两级创建专班开展6场培训,从指标解读到迎检准备工作,明确每一环工作重点,找到正确路径,赢得了全区职能部门、义务教育学校的认可。
(二)“院级统筹——专家驻点双轨制”帮助破解教育发展难题,延伸区域改革生长线
一是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贡献智慧。2024年,刘贵华副院长先后多次带队到南岸区调研指导,牵头所、各项目组以及驻区专家深入一线,推进了院区合作的深度。专家组督政、督学两手抓,事事尽心,确保了南岸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申报材料的精准、完备,助力南岸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验收。
二是指导区域完善教育评价体系。指导南岸区修改督政评价指标2.0和27张履职清单,推进政府科学履行职责;修订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指标体系2.0,持续优化教育生态。
三是区域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工作稳步推进。调研7所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情况,指导珊瑚实验小学、广益中学、江南小学撰写典型案例,三个案例被市教委征集。驻区专家胡印富在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集群建设和典型案例提炼、推广等方面给予精准而富有前瞻性的指导。
四是探索满意度提升重点从终端转向前端路径。院方就指导学校,联动人大、政协、镇街等就整改痛点、堵点,提升社会满意度做出了建设性指导。深度参与对50个课程教学改革种子教师主题研修工作坊的绩效评估工作,通过调研广泛收集工作意见,指导拟制种子教师工作坊绩效评估考评办法。
五是为拟定区域重大工作计划建言献策。专家组提出“1234”思路,建议做好“四个立足”,推动教育部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教育督导区域实践落地落实;参与教育强区规划拟制工作,结合学校发展性评价暨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工作调研学校13所,访谈教职工近100人。
(三)三位一体铸就“书香南岸 幸福教育”品牌高地,拓宽区域价值扩散面
一是骨干校长教师跟岗研修既是锤炼,也是宣传。2024年,南岸区十一中、珊瑚中学、珊瑚实验小学2次承办跟岗研修活动,向来自广州、深圳、宁波、淮安等地的校长20人、骨干教师28人展现南岸教育风采。南岸区5位书记校长、12位“新秀杯”特等奖获奖老师到成都青羊、深圳南山、广州荔湾跟岗学习,开拓了视野,更新了理念。二是展示交流既是品牌外宣,也是自我提升。南岸区承办了中国教科院校园足球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展示活动,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教育报、中国青年报等10余家中央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对南岸区“校园班超”进行了广泛关注和报道,人民日报客户端当日浏览量达6.5万次。3所学校校长参加中国教科院实验区(校)首届书记校长办学实践经验交流展示活动,3位教师和3位教研员参加第九届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,40多位业务骨干参与活动观摩。感谢院方搭建的高规格平台,让南岸区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自我升华,在全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。三是成果提炼既是智慧沉淀,也是推广途径。在驻区专家指导下,撰写的《放权赋能 破解“集而不团”难题》获评“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”,督政典型案例获得市区级一等奖。
座谈会上,刘贵华副院长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给予肯定。他强调,今年是院区合作的第五个年头,要注重成果提炼,着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“南岸样板”,真正做到“面上热火朝天,点上金光闪闪”。他还传达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同时对集团化办学、科学教育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、区域教育如何应对人口之变等教育热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。院区双方就下一步合作项目、重点任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2月27日全天,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所先后参加南岸实验区教育评价改革圆桌会议、教育督导工作会暨教育督导论坛,张宁娟、史亚娟、郝静进行专家点评,南岸区教委相关科室和中心负责人,督学责任区主任及助理,各校(园)分管评价改革、督导工作的校级领导,各校(园)督导室主任,院区合作督学工作室代表等共400余人次参会。